日本媒体近日的一篇文章,可能要让不少日本人“扎心”了!
《日本经济新闻》7月17日发表该报政策报道中心主任桃井裕理的一篇文章,直接灵魂发问:日本为何在机器人领域连续输给中国?
文章说:作为机器人大国的日本曾在人形机器人研究领域领先世界,但目前中国领先。而这不是第一次了:“回顾历史,日本在电动汽车、电池和造船等本应是强项的行业中,已经多次吞下惨败于中国的苦果。”
文章处处透露出焦虑,但焦虑的不仅仅是日媒,在人工智能(AI)领域,美媒也有相似感受。
就在同一天,美国《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如何斥巨资打造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报道承认:在研发AI的技术竞争中,中国正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有意思的是,西班牙《机密报》在7月8日干脆点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并让欧洲相形见绌!
众所周知,人形机器人和AI领域是各国竞争激烈、新品层出不穷的前沿领域。媒体报道虽然无法取代科学严谨的论证,不能完全反映科技行业发展全貌,但能肯定的是,面对中国在机器人或者AI领域的发展,西方媒体着实“不淡定”。
这时大家要问了: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
京哈高速改扩建后大变样:新型轮廓标分左右,司机夜间行车有参照
在不久前通车的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北京方向路段,两侧的护栏板上安装了一种新型的轮廓标。这种轮廓标用不同颜色帮助司机区分左右方向,同时也为司机夜间行车提供引导。记者 赵泳报道员 时樱
西班牙《机密报》认识到,中国产业政策得力,投资稳定;《纽约时报》注意到,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据庞大,有利于训练AI系统……而孟加拉国《每日星报》的分析更加耐人寻味,该报首席商务官哈桑结合自身在中国的经历谈到,中国对开放合作的拥抱为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参与全球竞争,它们也与西方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并分享知识。这种从零和竞争到协同创新的转变,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化。如今,大型企业正在参与联合研究、共同开发产品并投资全球项目。”
这段话到底打了谁的脸?大家心知肚明。个别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而千方百计堆砌“小院高墙”,既要限制产品出口,又要打压人员交流,还要限制访问数据……真是一番操作猛如虎。
结果如何?想必正如网上很流行的一段话所说:“没打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统筹:陈向阳
作者:凡帅帅
主播:黎淑同
剪辑:马 争
编导: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