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近日运用冰下双运动模式AUV(简称“双模AUV”),成功开展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冰底形态和冰下海洋环境综合观测。
图为王健(左一)等科考队员在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布放双模AUV。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双模AUV是具备水下巡游与冰底爬行两种运动模式的水下机器人,本次考察期间共完成12次下潜,顺利完成多项指标测试验证,同步开展了冰下海洋环境观测,获得了包括电导率、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及冰底视频在内的水文—生态数据。”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健说。
广西:超1.8万个公共充电桩助推“双节”绿色出行
起于猫儿山的如画漓江,北部湾畔的海滨风光,边境一带的田园、瀑布……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广西不少地方成为自驾游的热门“打卡点”,新能源汽车在公路上时常可见。依托日趋完善的充电补能设施,一些游客实现了“绿色畅行”。 据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统计,近年来,广西公共充电桩数量快速发展,已实现全区供电区域的1118个乡镇全覆盖
双模AUV是“十四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围绕北极海冰及冰下海洋环境立体观测需求研制的水下机器人装备。
王健表示,双模AUV可在海水中以2至3节的速度航行观测,也可贴附在冰底近距离爬行观测,满足不同学科的多样化观测需求。本次科考期间,双模AUV完成了我国首次在北冰洋100%密集冰区的海冰冰底形态观测试验,获得了高精度的冰底冰形冰貌数据。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林龙山表示,本次考察期间,双模AUV为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表现出优异的冰下观测能力,标志着我国北极水下机器人装备实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提供了一种实时、大范围、多参数同步的冰底精细观测技术手段。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其中,搭载双模AUV成功开展北冰洋冰底环境探测的“雪龙2”号于7月6日从上海出发,9月26日返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