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承载着乡愁记忆,维系着乡土情感,更是新时代乡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近日,一场以文化为媒、以丰收为题的乡村盛事,在天津宝坻的田野乡间生动演绎。
金秋十月,稻浪飘香。10月25日上午,“喜庆丰年·乐动乡村”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村晚示范展演暨新安镇第三届丰收嘉年华活动,在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伍麻庄村热闹启幕。活动通过文艺展演、农事体验、美食品鉴、非遗传承、亲子互动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乡村的蓬勃朝气与丰富内涵,吸引了千余名市民游客齐聚一堂,共庆丰年。
活动在激昂的花会大鼓声中拉开序幕。整场演出分为“锦绣田园”“好年胜景”“大地情怀”三大篇章,汇聚了宝坻区京东大鼓、评剧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祝福祖国》等经典旋律与《故乡是宝坻》《新安镇之歌》等本土原创作品交替登场。节目既深植乡土、饱含农韵,又融入了时代新声。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与精湛的技艺,充分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视听盛宴。
江西上饶:气温骤降 多方保障居民“菜篮子”供应稳定
江西上饶积极应对,各地农贸市场、大型商超提前谋划,丰富蔬菜品类供应,全力保障市民“菜篮子”量足价稳。走进上饶市区一家大型农贸市场,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据商户介绍,尽管寒潮带来强烈降温,但蔬菜货源广泛,价格基本与寒潮前持平
此次活动紧密贴合丰收的喜悦氛围,着力凸显“农味”“农趣”。现场设置的多个互动体验区人气十足:“村晚尝新米”区域米香四溢,由黄金锅巴粥、米糕、饭团等组成的“全米宴”,展示了宝坻大米的优良品质与种植户的匠心技艺;“舌尖上的新安”展区前人头攒动,韭菜盒子、辣椒饼等地方特色小吃让游客流连忘返;“秋实长廊”里,GABA米、辣椒等特色农产品与艺术造景相得益彰;非遗展区内,泥哨、榫卯等宝坻非遗项目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在动手参与中延续乡土文脉。
亲子活动也成为现场一大亮点。一系列融合农耕文化与自然教育的DIY项目,吸引了众多家庭踊跃参与。“农耕文明考古盲盒”引导孩子们探索农事发展的历史脉络,“植物拓印”“五谷杂粮手工相框”等创意手工,巧妙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在亲子的温馨互动中深化了文化传承,提升了审美素养。
新安镇党委书记郑宝东在活动中表示:“我们以‘村晚’为舞台,用丰收传递喜悦,以融合激发活力,就是要展现新时代乡村的崭新面貌。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旅赋能、产业兴农的发展路径,让乡村振兴的乐章在新安大地越奏越响。”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林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