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充电宝”赋能湘南建设加速跑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帆)初冬季节,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连绵的群山之下,一个总投资近90亿元的“超级充电宝”正在全速蓄能。

作为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的重点项目,江华湾水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未来将为区域电网注入强劲动能,也正深刻地重塑当地的发展格局与民生面貌。

百亿“充电宝”赋能湘南建设加速跑

湾水源抽水蓄能建设工地(黄春华/摄)

群山之下,再造“电力粮仓”

走进位于该县湘江乡的湾水源抽水蓄能电站,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轰鸣作响,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在山体内部,通风兼安全洞、进厂交通洞等核心洞室的开挖工作正稳步向深处推进。

“目前,工程所有关键节点均按计划顺利推进,我们正朝着2030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的目标稳步迈进。”湖南能源集团江华发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武良介绍,这一巨型工程规划安装4台单机容量350兆瓦的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高达1400兆瓦。

据测算,电站建成后,年设计发电量可达15.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5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它将承担起湖南电网调峰、填谷、储能、应急备用等多重核心功能,对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周武良介绍。

投资拉动,民生改善与基建升级并行

重大项目的落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和民生改善。项目指挥部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正式开工以来,累计已完成投资近10亿元。同时,涉及千家万户的移民征拆与安置工作已全面完成,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布麻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新疆尉犁县举办

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新疆尉犁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尉犁•罗布麻产业对接活动在新疆尉犁县举办。活动以“科技赋能罗布麻新发展、尉犁构建合作新生态”为主题,旨在强化罗布麻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促进技术创新为产品开发服务,推动尉犁县罗布麻产业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围绕棉纺织行业近况与“十五五”发展展望、罗布麻医药与康养产业发展前景、罗布麻人工驯化种植与产品开发等主题进行报告,对罗布麻种质资源保护及研发、繁育、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及生态旅游六类产业发展方向和罗布麻粗加工、板材加工、麻纺织加工、保健品、药品、护肤品、饲料、辅助装备加工八大精深加工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在崭新的移民安置区内,房屋整齐划一,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变化不仅是居住环境——作为电站的“生命线”工程,配套的S231公路改扩建项目正与主体工程同步全速推进。

“以前我们从水口镇回家,山路弯弯绕绕,要花上一个半小时。现在等这条新路修好了,听说半个小时就能到家,想想就觉得好方便。”田冲村村民赵美玲谈及交通改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百亿“充电宝”赋能湘南建设加速跑

S231香水公路隧道施工中(黄春华/摄)

这条贯穿电站、连接香草口至水口大桥、全长约25.1公里的二级公路,其关键控制性工程——一条2630米长的隧道正采用双向掘进模式攻坚,预计2027年底先于电站建成通车,将成为打破交通瓶颈的“动脉”,彻底改写山区群众的出行体验。

辐射效应,从“发展边缘”到“机遇前沿”

湾水源项目的辐射效应,远不止于电站本身。

“资源利用难题和交通闭塞,曾是制约我们湘江乡发展的最大瓶颈。”湘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唐江涛说,“如今,借着省重点项目的东风,S231道路改进如火如荼,我们乡里的发展布局将被全面激活。”

面对这一重大机遇,当地党委政府已提前谋划,将散落在深山里的瑶寨古村、瀑布云海等生态与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纳入全县旅游环线。“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弯路变直路、旧房变新房、瑶寨变新寨’,让湘江乡从过去发展的边缘地带,跃升为县域经济的前沿阵地。”唐江涛信心满满。

此外,项目建设本身也是强大的经济引擎。据介绍,在建设高峰期,项目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2000至3000人就业,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电站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创收约15亿元,为地方贡献税收1.5亿元左右,这笔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将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江华湾水源抽水蓄能电站,这颗正在湘南大地深处扎根生长的“种子”,正蓄势待发。它承载的,不仅是点亮万家灯火的清洁电能,更是一个偏远山区迈向乡村振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希望。

(0)
石子销售供应石子销售供应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32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