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融合学科专业委员会、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发起的“2025年产业融合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问题研讨会”日前在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20所院校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以及一些学术期刊代表参会,就“产业融合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开展研讨。
会议现场
四川宜宾:产融共舞发展新质生产力
宜宾市全景央视网消息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绩斐然,“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等名片愈发闪亮。科技与金融如何赋能。白酒产业形成了以五粮液为龙头、多层次企业支撑的完整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依托“链主”企业四川时代,构建了全国领先的全产业链生态圈,预计今年销量占全国15%以上;晶硅光伏产业抢抓技术迭代机遇,实现了从硅料到组件的全链条布局,签约投资超13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则形成了“一软一硬”生态,软件引进头部企业,硬件年产智能终端占全省50%以上,支撑国家级电子信息集群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研究员在会上作了题为“‘十五五’能源转型与经济稳增长”的报告,围绕“十五五”能源转型与经济稳增长,分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区域分化等问题,从稳定供应、绿色发展、控制成本等方面提出能源转型举措和相关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研究员作报告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教授、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教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白雪洁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余典范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聂正彦教授也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作了报告。(总台记者 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