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施蒂格利茨:中国经济增长仍具广阔空间 香港桥梁作用将更重要

“对外开放政策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尽管其推动增长的方式与过去几十年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施蒂格利茨18日来香港参加“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这位美国经济学家在访谈中表示,对多极世界格局下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

施蒂格利茨评价,中国过去几十年实施的改革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提升居民收入、实现大规模脱贫及取得创新成果方面的进展,给所有关注者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施蒂格利茨认为这一方向“完全正确”。他指出,尽管中国在部分领域已进入国际前沿,但仍需向各国学习。“国际知识界本质上是一个全球性社区,这正是需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原因。”

施蒂格利茨分析,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一方面通过引进新思想、新技术实现制造业产品出口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在研究、人力资本和教育上大量投入弥合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

“现在,中国正致力于前沿领域研究。当然,仍有许多领域要追赶,但这意味着更多资源将向前沿科学倾斜。”施蒂格利茨说。

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展望未来,施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可为全球经济增长发挥更重要驱动作用。

第十五届全运会㉑|福建队勇夺女子重剑团体冠军

11月18日,泉州选手杨静雯在比赛中。泉州晚报广州电在11月18日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击剑女子重剑团体决赛中,由泉州选手杨静雯、陈宝金等组成的福建队以45∶41击败安徽队夺得冠军,泉州运动员从而在本届全运会上夺得第四枚金牌。由泉州选手杨静雯、陈宝金和福州选手林声、郑媛媛组成的福建队,在首轮比拼中以34∶28险胜天津队进入四强赛

“中国仍具备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广阔空间。”他认为,下一步中国需通过更有力的政策扩大国内总需求,特别要关注未来20年城镇化进程中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产生的巨大需求。

谈及香港发展,施蒂格利茨认为,“一国两制”给予香港更强适应力和更大灵活性。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活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稳步增长,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世界格局演变将愈加复杂,而香港的‘桥梁’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施蒂格利茨说。

他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法律体系和语言环境具有独特优势。他建议香港推动经济多元化,降低对金融业依赖,同时继续保持对金融领域的有效监管。

施蒂格利茨建议香港将教育、医疗、旅游和创新研究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他认为“当前香港将创新和教育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定位是正确的。”他指出,医疗保健方面,香港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可提供前沿知识,为寻求国际顶尖医疗服务的群体提供资源。教育方面,香港在亚洲地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今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助香港建立丰富的人才资源、知识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9月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施蒂格利茨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难免会经历波动,但现阶段已在适应新变化方面取得很大进步。

18日举行的论坛主题为“多极世界格局下的经济变革”。施蒂格利茨表示,世界多极化进程将给地缘政治和经济带来显著变化。在经济转型中,各经济体都需要适应充满波动与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郑静霞)

(0)
石子销售供应石子销售供应
上一篇 11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