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4日报道,中国的大众美容产品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它们在价格上低于知名品牌,这一趋势可能有助于后起之秀挑战业内巨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2%,达到187亿元人民币。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荷兰和日本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称,过去一年,该平台的国货美妆出海销售量翻了一番,其中欧洲、墨西哥、巴西和日本增长最为明显。
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6月的一项调查发现,63%的消费者并不认为高端品牌比大众品牌更好,这一转变帮助大众护肤品及彩妆的全球市场份额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外媒:中国出台“双贴息国补”新举措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13日报道,中国将为部分服务业经营主体和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提供贷款贴息,这被视为提振国内消费的最新举措。报道称,中国财政部12日与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通知显示,对于经办银行向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13日报道,中国提出为部分个人消费贷款提供贴息,这是政策制定者采取的最新举措,旨在提振家庭支出
这家美国公司表示:“消费者可能仍然认为美容是一种可负担的非必需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妆品行业应该把‘口红效应’视为理所当然。”该公司还指出,自去年6月以来,多达24%的消费者表示他们选择购买更便宜的美妆产品。
报道称,在东南亚,形势朝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欧睿国际咨询公司7月份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平价护肤品和彩妆产品正在东南亚地区“大举”扩张,预计将对当地品牌和全球老牌企业造成强烈冲击,但高端市场基本不会受影响。
这家英国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中国大众彩妆、大众护肤品和大众面部护理品牌在东南亚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70%、115%和111%。
欧睿的数据显示,拥有Y.O.U和Dazzle Me品牌的上海海贝丽致化妆品有限公司,以及拥有Skintific品牌的广州蜚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都在增长最快的公司之列,有望挑战目前市场领导者欧莱雅和联合利华的市场份额。 欧睿表示,除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中国品牌还得益于东南亚有与中国几乎相同的支付基础设施和消费者购物习惯。
报道称,尽管中国化妆品和护肤品牌迅速崛起,但要想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达到泡泡玛特等中国本土消费品巨头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译/郭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