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漆为媒:从技术传承到文化表达的新范式。漆器,在中国文化的语词中,是指通过使用天然大漆涂抹表面进行装饰的各种器具,包括木、竹、陶、皮、瓷等各种质料的胎体器物。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河南曾是古代中国漆木器生产、使用和流通的重要区域。彩绘、镶嵌、贴金、雕漆等髹漆技艺,在出土的河南漆器文物上均能找到源头实证,足见河南悠久深厚的漆艺文化传统。
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漆器及其使用的髹饰技艺一直隶属“百工”行列。器物表面的漆绘图像,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各自突出的审美特征,但与“诗书画印”为代表的艺术形态仍有天壤之别。髹饰和漆艺并非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更多倾向于大众文化的表征,处在文化边缘位置的漆绘图像,在现代社会却迎来了新生机。通过表现形态和文化价值的自立,漆艺逐步迈进“纯艺术”文化品类,中国现代漆画以崭新的形态为中华传统髹饰技艺另辟了一方新天地。
何以破局:全国美展中的中原漆画新气象。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至今,现代漆画创作逐步壮大,形成了以福建、江西、江苏等地画家为主体的美展阵容。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河南漆画以4幅入选作品开启了破局之路;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漆画14幅,在各省入展总数中位列第五;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再次入选漆画14幅,位列全国第三。这些入展作品大多出自商丘师范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之手,形成了以河南商丘为核心辐射河南省域的中原漆画创作新气象。
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
“进博会不是单项产品的行业展会,而是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展会。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五十岚弘之近日在旭化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旭化成是在多领域开展业务的综合化学制造企业,进博会为公司在中国提供了全方位展示的机会。今年参展第八届进博会,希望继续与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户展开更多交流,也期待通过进博会创造的契机,为公司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河南漆画画家群体在中原文化元素的视觉表达和漆艺现代形式的语言探索方面不断努力,逐步展露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征。作品普遍关切社会现实,表现城乡生活的人物画和日常自然风光的风景画占据主流。在造型上,把宋代工笔花鸟画细腻精微的线条和勃勃而发的生命气息转化为漆画的视觉语言,追求一点一色的巧妙运用。通过大漆一遍遍髹涂和反复渗透的工艺特性,将时间和温度的痕迹自然地遗留在画面之上,开拓出以当代艺术创新传承宋画经典的新路径,赓续了中原画学精神的审美品格。
美育担当:漆艺教学赋能中原文化出新彩。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面对数智时代的变革挑战,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将精通某项专业技能的应用型视觉艺术教育人才作为培养宗旨。学院开设特色工作室和课程工作室,实现工作室制全覆盖,深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能。同时,聚焦专业展赛活动,形成“教学—创作—展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高水平创作能力的培养。漆画工作室已成为漆画艺术人才培育的摇篮,成立10余年间培养近70名学生入选国家各类展览180余次,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创作梯队。
目前,学院在漆画、壁画、综合材料绘画教学与创作方面全力发展,并积极推进理论研究。近3年来,获批包括河南省哲社课题(“中国话语背景下中原漆画现代化实践的视觉批评研究”2024XWH212)在内的省厅级漆艺研究课题4项。学术与教育生态的构建,不仅为河南漆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还焕发出传统髹漆技艺的生命力,使得漆艺这项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技艺于中原地区再放光彩。(闫 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