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小银行实施增资扩股

10月31日,九江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定向发行不超过8.6亿股内资股、不超过1.75亿股H股的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小银行增资扩股显著提速,普遍采取引入外部股东、可转债转股、定向增发等;随着资本补充方案逐步落地,部分银行同步开展股权结构调整。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中小银行密集开展增资扩股,既是应对监管要求、夯实资本基础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质效的必然举措。

九江银行在公告中明确,本次增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旨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并优化股权结构。若按发行上限完成,该行总股本将从当前约28.47亿股增至38.82亿股,增幅超36%。

具体来看,九江银行非公开定向发行内资股拟面向包括主要股东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H股计划向不超过10名独立于该行及关联方的合格投资者发行,数量不超过1.75亿股,实际发行规模将根据监管批复与市场情况动态调整。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九江银行近年来第二次推进增资扩股。

科创板在敢闯敢试中打通创新资本循环

日前,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该板块科创成长层首批增量企业。一方面,科创板以“敢闯敢试”的勇气开展制度创新,为硬科技企业拓宽成长路径。设立之初,科创板创新构建“4+5”科创属性评价体系,破解科技企业“有技术无利润难上市”的困局;在交易机制上,率先实施20%涨跌幅限制与上市前5日无涨跌幅安排,既释放了市场的定价活力,也契合了科技创新企业的高波动属性

除九江银行外,今年已有多家中小银行加入增资行列:青岛银行、张家口银行、廊坊银行等城商行主动推进资本补充;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山西银行、兰州银行等多家机构则获批发行二级资本债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在增持方式上,除定向增发外,配股、优先股、“二永债”(二级资本债券和永续债)及转股型资本债券等工具也被广泛运用。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小银行频繁增资扩股,核心原因有四方面:一是支持实体经济需加大信贷投放,而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资本补充紧迫性提升;二是净息差收窄削弱盈利与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三是资本市场活跃,中小银行投资价值凸显,为外源性增资打开空间;四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银行亟须加快战略转型,推动数字化、专业化、差异化转型,补充资本加大相关投入。

据梳理,地方国资是本轮中小银行增资主力。例如,10月24日,湖南银行官网披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复同意湖南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10亿股普通股;此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关于湖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反馈意见》显示,此次发行对象共9名且均为国有主体(目前尚未签署书面认购协议)。8月份,内蒙古银行26.81亿股新增股份由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旗下内蒙古财信集团全额认购,国有股占比突破65%;7月份,上饶银行完成12.44亿股股份发行,43位新增股东均为上饶本地及省内其他市县国企,增资后国有股占比从2024年末的54.16%提升至约67%。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资入股为银行提供“资本+信用”双重支撑,有助于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并在地方财政存款、重点项目对接等方面形成资源协同。同时,国资主导的股权优化有助于解决历史遗留的股权分散问题,提升治理稳定性与战略执行效率。(彭 妍)

(0)
石子销售供应石子销售供应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19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