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 近日,山西省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如何?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如何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分析。
数据显示,6月末,山西社会融资存量规模为6.9万亿元,同比增长8.7%;6月末,山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万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608.9亿元。
当前,信贷与政府债券是主要支持力量。上半年,山西投向实体经济的本外币贷款增加2632.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3.9亿元,合计占全部社融增量的97.4%;表外融资减少1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160.2亿元。
祁连山下油菜花海:把盛夏染成油画里的模样
央视网消息近日,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扁都口,盛夏的祁连山下,绵延不断的油菜花海与蓝天白云、高山河流相互映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扁都口是穿越祁连山的咽喉要道,连接甘肃、青海的重要通道。这里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务重地,更是发展农牧业生产、贸易往来的重要地理位置
那么,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哪里?从行业投向看,上半年,山西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型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6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04亿元,同比增长16.6%,较年初增加256.2亿元。
此外,上半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围绕“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导向,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加大房地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稳步推动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下降,降低居民购房门槛。
今年上半年,该行稳步推动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下降,降低居民购房门槛。目前,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统一最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15%。同时,引导山西金融机构稳妥有序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
提振消费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的重点任务,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会同山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6部门出台金融促消费的十一条措施,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进实施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夜间经济和增进新型文旅融合消费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赋能消费场景,有效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