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第二届庐山西海秋冬捕捞活动正式启幕

央视网消息(记者 成思强) 11月22日,第二届江西渔文化暨武宁庐山西海秋冬捕捞活动在江西九江武宁西海燕码头正式启幕。随着“第一网”破水而出,成群鲜鱼翻腾跳跃,渔船列阵巡游,一幅鱼跃人欢的丰收图景生动展现了庐山西海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本次活动以“生态西海渔乐无限”为主题,涵盖捕捞展示、品牌发布、招商推介、文化体验四大板块,全方位呈现武宁县生态渔业的发展优势与丰硕成果。

江西武宁:第二届庐山西海秋冬捕捞活动正式启幕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向发力。捕捞展示区,工作人员合力拉起巨网,肥硕的鲜鱼在网中欢腾,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同步开展的增殖放流活动,将鱼苗缓缓投入湖中,以“养捕结合”的模式强化湖区渔业资源恢复与生态修复,让“以鱼净水、以水兴渔”的生态理念落地生根。招商推介与品牌发布环节同步推进,武宁县重点推介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合作机遇,“西海博鱼”品牌正式亮相,多项合作协议现场签约,为渔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新动能。

江苏南京南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

11月21日,南京至芜湖铁路扩能改造控制性工程——南京南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南京南隧道盾构段长约2.4公里,先后下穿农花河、机场高速、秦淮新河等区域,沿线地质复杂、地表建筑物密集,项目团队采用“微扰动掘进+精准导向”技术,确保安全掘进。宁芜铁路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是提升长江经济带东段货运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沿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庐山西海46万亩优质水域及41.7万亩养殖水面,武宁县持续深耕生态渔业。湖区核心水域平均水深45米,水质常年保持国家I类标准,充足的溶解氧与完整的生态系统,为鱼类生长提供了“天然生态饵料”。2024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4.8万吨、产值9.4亿元,预计2025年将分别增长至5.07万吨、10亿元。产业聚焦鳙鱼、鳗鱼、白鱼、鲟鱼四大核心品种,其中“西海博鱼”有机鳙鱼坚持全程生态养殖,不投喂人工饲料、不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剂,养殖周期较普通鳙鱼延长14至18个月,营养价值大幅提升,已连续八年通过有机认证,斩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项荣誉,养殖基地入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此外,在本次活动中,文旅融合板块增添了浓厚烟火气息。文旅体验区内,百鱼鲜汤宴热气蒸腾、香气四溢,鱼王展示、公义拍卖、厨艺争霸等活动尽显渔俗文化魅力;渔艺市集汇集湖区特色美食、非遗手作、亲子互动、渔民画创作等多元体验,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参与,推动“渔业+文旅”深度融合。

近年来,武宁县坚守“生态保护为基础、产业升级为支撑、文旅融合为路径”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生态渔业体系。此次秋冬捕捞活动,既是对武宁生态渔业、品牌培育、渔旅融合成效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0)
石子销售供应石子销售供应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10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