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光影长廊,总有一些银幕形象让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是演员田华在《白毛女》中塑造的农家女孩喜儿,也是演员陶玉玲在《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刻画的军嫂春妮,还是演员宋晓英在《刑场上的婚礼》中演绎的革命烈士陈铁军……一个个交织着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的动人角色,无不诠释着——真正的艺术经典,既要有扎根生活的“静”,又要有记录时代的“动”。
艺术创作的“静”,在于用心感受平凡而火热的生活。从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海军生活、与鱼雷快艇艇长同吃同住的演员王心刚,到为了演好公交车售票员、跟着车队卖了三个星期票的演员潘虹……他们深入生活、扎根生活,从火热实践中汲取创作养分,用真诚浇灌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用好暑期实践 砥砺爱国情怀(纵横)
暑假期间开展社会实践,对涵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创作的“动”,在于用情记录澎湃奔涌的时代。无论是将镜头聚焦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导演肖桂云,还是讲述改革开放浪潮中个体奋斗故事的导演张良,他们将个人创作融入时代洪流,用饱含深情的精品佳作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让电影艺术成为记录历史、观照现实的生动载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够接力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作风和精神,在守正创新中推出更多叫好叫座的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力量。(吴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