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星期六,倾盆大雨刚刚下了整整一夜。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政府院里的灯光亮了一整夜,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忙碌着。匆忙的脚步,疲惫的身影,却毫无怨言,毫无懈怠。
随着雨季来临,天气预报成了互助县每个党员干部关注的头等大事。连日来,一条条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信号牵动着大家的心。全体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冲在先,走在前,紧盯汛情,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几天我们乡上的干部从没睡过一个整觉,白天大家去村里排查险情,宣传防汛知识,晚上分析难点堵点,巡逻监测……不敢有一丝懈怠,一丝马虎。”东山乡党委书记张宝德说。
连日来,互助县局部地区突降暴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统筹调度、会商研判、靠前指挥,周末24小时带班值守,县级领导奔赴乡镇、蹲点驻守,公安民辅警、消防指战员、自然资源、应急、水利等部门党员干部齐齐上阵、风雨兼程,日夜奔走在防汛减灾第一线。
全县党员干部就近就地转化组建“志愿服务队”“应急处突队”,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值守点”,全面投入防汛应急各项工作中,构建起了上下贯通、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的防汛责任体系,让党旗在指挥中枢和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18日,乌云密布,全县各级党员干部闻讯而动、听令而行。
青海湟中:水土保持显成效 坡耕地变良田
盛夏的阳光洒满田野,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坪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动人画卷 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被连绵群山环绕,金黄色的油菜花与饱满的麦穗交相辉映。这片壮观的梯田正是湟中区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点项目——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湟中区2024年度田家寨三期项目区专项建设工程。据悉,该项目于2024年10月8日开工,同年11月竣工,总投资240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亩
“下午开始下雨的时候,村里镇上的干部就来提醒,让我们加强防范。半夜我们都睡得正香,被一阵紧急的敲门声给惊醒了。镇上的书记、镇长还有干部们让我们赶紧搬到地势开阔的村委会办公室。还帮我们搬东西。”五十镇三庄村的村民曹菊兰说。
当夜23:28,县委组织部发布“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汛”而动、听令而行,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红色屏障。
同时,从应急管理、交通、公安等单位抽调10名党员干部,组建“乡土先锋”党员小分队,下沉到雨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强化预警监测、隐患排查、叫醒叫应、转移安置等,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全县发布预警信息77条,“叫应叫醒”重点乡镇和单位65次,累计清理排水沟、溢洪道淤积物和道路淤泥5100余立方米,排查治理隐患206处,抢通泥石流阻断道路9处,疏散车辆900余辆次。累计转移群众18302人次,科学设置292个群众避险转移安置点,党员干部带领大家安起板房、支起帐篷,揪起面片、熬起熬饭,用一碗香喷喷的“团结饭”、一杯热腾腾的“暖心茶”让群众的心定了下来,临时安置点成为了温馨“避汛港”。
互助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防汛减灾一线作为检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坚持“闻令有我、冲锋有我、相助有我”,党建集结“汛”速响应,全面筑起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红色堡垒”,以实际行动擦亮“乡土先锋”党建名片。
来源:互助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