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
10日,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仪式在中国陕西西安、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以视频连线形式同步举行。作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重要合作成果之一,位于西安国际港站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于2024年建成运营,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前夕,位于阿拉木图的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建成投用,推动阿拉木图和西安更加紧密连接,实现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升级。
全球首个抗甲流PB2新药获批上市
近日,国产原研药昂拉地韦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抗甲型流感PB2新药(作用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PB2亚基)。
该药品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挂帅研发。钟南山介绍,患者使用昂拉地韦后,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在用药24小时内把病毒载量抑制得很低,不易传染他人及产生耐药性。
葡萄酒职业技能大赛在闽宁镇举行
日前,全国首届葡萄酒产业“创殊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宁夏银川闽宁镇开赛,来自25个省份的200余名葡萄酒行业一线职工参加。
作为全国性葡萄酒产业专项技能竞赛,本届大赛设置品酒师(葡萄酒)和酿酒师(葡萄酒)两大竞赛工种,全面考验选手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广西两大人工智能模型通过国家备案
本报南宁6月11日电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获悉 近日,广西申报的“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和“曲尺通信运维大模型”正式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广西首次为“刘三姐”建文化档案
9日,“‘民族瑰宝 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在广西南宁开展,这是广西在政府层面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览。
该展览通过300多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展示刘三姐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繁荣。
107只北京雨燕完成年度“体检”
7日,北京颐和园,一年一度的北京雨燕“体检”启动,107只北京雨燕完成环志,其中包括曾标记过的74只,这表明北京雨燕有较高回巢率。
北京雨燕是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每年往返于北京和南非,迁徙路线约3万公里。随着保护力度加大,北京雨燕数量已超过1万只。
搁浅海豚“阳阳”在海南三亚放归大海
8日,在海南三亚获救的雌性成年糙齿海豚“阳阳”被放归大海。
4月24日,“阳阳”被发现在三亚亚龙湾青梅港海域搁浅。经民警、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营救,“阳阳”被送往三亚海昌海洋生物保育中心救治。(记者 张丹华 通讯员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