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在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看见美好生活的样子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王恒志
与奥运冠军打一场羽毛球赛,和机器人下一盘围棋,利用假期来一次赏山玩水的户外游——这算不算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12日至14日,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主题是“体育聚能美好生活”。在文化引领、科技助力下,“体育+”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赋予“美好生活”更丰富的意涵。
与冠军过招,和文化相遇
博览会期间在场馆参观,偶遇奥运冠军的可能性很大。
此番10多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来到苏州,林清峰把自己珍藏的伦敦奥运会举重金牌捐给了中国体育博物馆,董栋、郭伟阳带领游客一起逛展会,赵芸蕾、洪炜这对羽毛球伉俪则与观众现场对战。
8岁的唐澈打球两年多,从没想过能和明星运动员面对面过招,走下赛场连称“开心”。读小学六年级的赵云竹背着球包在场边观战,最终如愿拿到赵芸蕾的签名海报,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
“重要的不是孩子们今后选择哪种运动、从事什么工作,而是当他们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时,能用体育精神激励自己、走出困境。”赵芸蕾说,希望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榜样。
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在博览会现场,人们争先恐后体验投壶、捶丸,无形中就被普及了许多体育文化知识;观众们刚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展演鼓完掌,下一秒便掏出手机搜索“什么是八门拳”;家长一边观看全运会历史文化展,一边给孩子讲述当年的故事;球迷们买完“苏超”“浙BA”的文创产品,转头在迷你场地上射几脚门、投个篮……
“文化是基础,塑造着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希望冠军运动员的分享给百姓带来实际助益,启发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真真切切收获健康、和谐、快乐。”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黄金说。
爬山费劲?机器人“外挂”帮你
思考、行棋一气呵成,围棋、象棋样样拿手,E馆中,下棋机器人吸引不少人与之对弈;不远处,足球联赛激战正酣,但却是由无人机操控——本届博览会上,科技重塑认知的例子比比皆是。
国羽包揽香港公开赛冠军
新华社香港9月14日电2025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5个单项决赛14日展开,中国队包揽冠军 李诗沣获得男单冠军,王祉怡赢得女单冠军,梁伟铿/王昶获得男双冠军,贾一凡/张殊贤获得女双冠军,冯彦哲/黄东萍获得混双冠军。9月14日,王祉怡在比赛中回球。首局王祉怡打得顺风顺水,以21:14先下一局
在主宾省山东的展区内,有一款为泰山量身打造的产品——登山助力机器人。它采用人体工学框架和AI动态传感系统,能精准捕捉运动趋势,用户穿戴上设备后,可实现抬腿同步助力。
在登山助力机器人中天门租赁服务点,工作人员正在帮游客穿戴设备
听上去“懒人友好”,实际充满人性化考量。“泰山几乎所有景点都在步道上,坐索道只能看见满山柏树,走阶梯是最佳选择。但台阶多且连续不断,很多游客爬到中天门就抬不起腿了。”泰山文旅集团登山助力机器人运营部经理王锦程解释道。
据他介绍,该设备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目前在测试期,已更新到第三代,节假日租赁经常断货。在他看来:“科技与文体旅的结合是必然的,能帮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需求。”
同样聚焦需求,深圳市啪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全民健身领域,为政府部门搭建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场馆提供智慧运营方案,为学校构建体育数字管理系统,下一个目标是打造“皮卡宇宙”。
“相当于‘体育界的美团’。个人、企业、政府都能入驻,平台集聚体育培训、体育商品、赛事活动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供大家选择。”公司华东区域销售经理李阳介绍。
“比如我们正在开发某省工会体育服务平台,以往工会发礼品多是油米类,今后或将改成平台体育消费补贴,既赋予职工选择权,还能促进消费,提升体育产业活力。”他说,“我们相信,科技让体育更美好。”
假期去哪?体育旅游目的地等你
本次展会汇聚了31个省区市的体育部门,各地特色体育赛事、体育旅游项目悉数展出。“跟着赛事去旅游”已是“老生常谈”,许多地方结合当地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优势体育项目等,串联起内容更为丰富的体育旅游线路。
德阳市三星堆探秘·动感山水户外运动线路、台州市“天之阔”无动力滑翔户外运动线路、日照市“经山历海·骑游日照”户外运动线路……本次博览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14条2025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为民众“假期去哪玩”提供了新灵感。
“要深化好多元融合,进一步促进体文商旅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扩大体文商旅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表示。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3.67万亿元,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体育旅游,是两个‘万亿产业’的碰撞,也是两个‘幸福产业’的融合。”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说。
他认为体育旅游前景广阔,是真正由需求驱动的一种产业形态。“包括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对兴趣消费的需求,以及拥抱大自然、健康生活的需求。体育和旅游的融合会创造出一种美好的疗愈经济的新形态。”